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 (3/8)

第三篇:如何知道自己已準備好找教職?

準備好,是明白了一個系統的運作,了解遊戲規則,這樣才有贏的勝算

我自己在台灣和美國都有申請助理教授的經驗,不過本文是著墨在美國的教職。在我成為助理教授之後,也曾在系上擔任「新聘教職評審的委員會」一員去招募下一個新進的助理教授。

成為教授改造世界是不同的里程碑,要能站穩了你才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(譬如:改造世界)。今天只是要告訴你「站穩」時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
  • 對於一個教授來說,他們最看重的就是個人的論文發表和升遷。
  • 對於一個學校角度來說,是學校的知名度和教授能帶來的經費多寡。

大部分的人都認為,學校需要的是一個會教書和做研究的學者,但事實上僅有這兩種特質,並不代表你可以在學界生存。因為每個學校系所聘請教授都有個不成文的標準:審核應徵者是否有能力為學校拿到校外經費(ex. NSF、DOE或是業界的經費來源)。因此學校的運作說白了也個公司,學校的立場是:

我提供辦公室、研究室和水電、瓦斯,我用學校名聲幫你招收學生並提供人事薪資,因此當你拿到校外的任何經費,都要支付我一部分的金額稱之為overhead。

Overhead 意指著間接費用( indirect cost),譬如學校管理支出費用,如房租、水電、煤氣等,輔助行政人員薪金等,固定的經營管理費用。

目前美國大學的overhead rate 目前是大於50%,意指著如果你跟國科會NSF申請研究經費,實際用來支付實驗室的儀器、耗材的開銷、參加國際會議的報名費和差旅費,還有你的暑假的薪水(Summay Salary 這會在下一篇更仔細地討論)是5年$500K。但你的學校如果是有50%的overhead rate,意思就是你必須要跟NSF申請金額是 $750K = $500K * (1+50%)。經由這樣的計算,你明白學校是希望能聘一個很有能力去爭取到校外經費的教授,這才是能夠維持學校的營運。額外要注意的是,會依學校的排名,你會有什麼水準的學生,最後是教授要負擔自己研究生的學費(tuition)和生活費(stipend),一個研究生一年開銷約是四萬美金是會從你經費提撥。

  • 你能不能拿到經費的能力 = 你能不能夠在教職界找到工作。
  • 你能不能拿到經費 = 你能不能夠在學校升等。

你可以問自己以下的問題:

  1. 你是否具有不同於你指導教授的想法,足以獨立闢出幾個新的研究題目?
  2. 你是否可以爭取到經費、引領研究生成長,掌握實驗室和計畫進度的能力?
  3. 你是否可以表答清楚且有效率?(教書、寫研究計畫、寫期刊論文)
  4. 最後,你是否可以讓學生找到工作(學生很多種,所以要能去業界,也要能去學術界)

如果你都能想清楚1-3點,你可以開始找教職,但最重要的是在教職的職涯上能撐得下去需要更多的準備(請繼續往後看我的文章)。

因為每個人的研究領域不同,你可以從過去的學長姐的出路,和他們去學術界的比例來思考,你的領域是不是有市場需求?

有朋友問說,在學術界是不是更有自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那麼我希望看到這裡,你已經理解,這「自由」的本身是仰賴著提供經費的金主是否支持著你的研究方向,因此學術並無絕對的自由。反觀我自己這幾年來的心態調整,我會在任何一個問題下,問自己有沒有自己覺得有趣、有挑戰的地方,值得我出手試試。

如果要知道美國大學如何找到教職,可以參考下面的文章,我覺得作者寫的很完整,因此我就不再贅述。

國大學是怎麼招聘教授的?

總結一下:

  • 準備好,是明白了一個系統的運作,了解遊戲規則,這樣才有贏的勝算!

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

  • 第一篇 : 背景介紹 
  • 第二篇:學術界和業界的差異
  • 第三篇:如何找教職?(本篇)
  • 第四篇:現實面(世界大不同)
  • 第五篇:如何做好一個教授?(我會想要做得更好)
  • 第六篇:如何找到業界的工作?
  • 第七篇: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?
  • 第八篇:築夢的順序

Advertisement

Published by learningmachine

I am currently a hardware engineer at Facebook and an ex-Appler. I was a reputable scholar in nanotechnology, a former Physics Professor, IBM Watso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, Caltech Ph.D. with 7000+ citations.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bloggers lik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