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家通告

我在Facebook 有一個粉絲頁,叫做“教授轉職矽谷工程師”。我為了維持WordPress這個網頁,三年來花了約$300,以為會寫得更多,upgrade到更好的功能,但似乎我對於這個平台不是特別上手。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Facebook 粉絲頁,有更多的內容和心得的分享。謝謝你們的支持!

地球是個試驗場

我在2020年的年初,我寫下一段話,就是為了「放過自己」。 “ I have been a purposeful person, and I thought all my efforts and learnings prepared me for something bigger. Today I made peace with myself that it is okay if God didn’t give me any greater purpose. I will do what I enjoy and let the journey leads me to the unknown. ”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地球是個試驗場”

提高戰鬥力

[不是推銷產品,最後結論言簡意賅] 我很喜歡腦袋清楚、精力充沛的自己。 誰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呢? 但並不是每一天的我都能維持充沛的精力。我每天都會分辨自己的狀態,每當感到腦袋卡卡的時候,在台灣有一位推拿大哥教我用刮痧板來按摩頭皮和頸椎,他還說,這能讓霧霧的眼睛亮起來。的確,一直長期用電腦和手機,這種時刻很常有,眼醫是建議我用專門的熱敷袋。我在狀況不好的時候,就會想起他們給我的建議,然後趕緊惡補,但其實效果有限。因為沒找到根本原因(root cause)。 在疫情下,我在家工作的時間超過一年了。每天都有運動和健康飲食,但覺得體力一直下降,誇張到需要在中午時候來補眠,然後心存著感激。但狀況似乎還是沒有好轉。接下來,我買一箱箱的Monster (energy drink),中午午睡起來再開一瓶振奮一下精神。打了疫苗之後,更是每況愈下,我需要一天兩次的補眠外加一罐Monster。我擔心這就是所謂的老化嗎?我開始想上網找神藥,最好是Brandly Cooper在電影 Limitless [藥命效應]的那一種。然後我也看了一些書,書上建議洗冷水澡,所以我也洗了一個月的冷水澡。 我大概就為了這些小事煩惱。 因緣際會之下,我買了一個Oura Ring,這小東西是好朋友推薦,一年前的我沒有購買動機,我認為有Apple Watch何必要用這個!但我對工作的態度,就是要給出每天都是最有戰鬥力的我 。因此我就買來試試,除了喜歡實驗自己,外加嘗試新科技,理解一下這公司的bussiness model。 註明:我跟這公司沒有任何合約關係,我只是消費者。ouraring.com 這個Oura Ring可以測心跳、HRV (Heart rate variability)、體溫,判斷睡眠的階段和長度,從你的生理現象評斷你的睡眠品質和你每一天的戰鬥力。每天都會給你一點提醒,找出你合適的睡眠時間、告訴你身體給出的警訊。若休息不夠,會建議你延長睡眠時間。對女性來說,體溫的變化,也間接讓你知道排卵期。而我今天會寫這篇文章,是因為我前幾天發低燒,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Oura 給我的恢復指數極低,我體溫異常上升,戰鬥力降低。讓我感到這指環在我正常的時候,讓我表現更好;在我生病的時候,讓我了解身體的需求。 我一開始是半信半疑對於Oura Ring 能給予我的幫助,因為根據它給我的數據,我是一個睡覺高手,我的深度睡眠都很優質的,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恢復指數一直偏低,就像是一台機器很有馬力但欠缺保養,所以很容易累。藉由Oura Ring 的回饋,提醒我要早睡。這讓我想起,在疫情之前,我的生活像個老人,可能六點半、七點就起床,因此也會大約10點半上床入睡。但是疫情在家工作時間很自由,我這一年多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入睡時間愈來愈晚,在有Oura之前是凌晨一點多。睡眠時間沒有減少,因為可以睡到八點半,九點上班即可。沒想到這一天天微妙不知覺的變化,對於我的體力有這麼大的影響。 我得強調,之前我的身體長期在發炎狀況,某部分腸壁對食物敏感度很高,多吃一顆豆子可能會讓我痛苦連天。喜訊是這發炎的狀態在疫情下有很大的改善,現在我不用太擔心突然來的不舒服。加上規律運動、心態調養,因此我很難相信有這麼多健康的生活元素,我的體力卻是變差的。 經由我的實驗結果,自從早睡後,我的體力變好了,不用喝Monster、也不用補眠,甚至開會的時候,都會站起來原地跑一跑。Oura 幫助我知道身體需要什麼,其實就是休息,在對的時間休息。 以下是我自己的筆記 運動要在睡前兩個小時前完成。平時運動安排在早上,下午看機會在加上一點有氧,但絕對不會在八點後。八點是我的神聖時間,就是Oura提醒我要準備睡覺。下午五點前吃晚餐。硬體工程師這行到哪裡都辛苦,五點是我們跟亞洲供應商密集開會的時間,如果沒趕在這之前吃,晚飯的時間就會更晚。若睡覺時還要消化食物,體溫高、静息心率高,恢復力會降低。[Optional] 使用 ChiliSleep 的Ooler system + Chilipad 先幫我冷床鋪,科學根據,體溫降低後身體的恢復力越好。十點前洗好澡,躺在床上看書,培養睡覺的情緒。十點半左右入睡,隔天七點半起床。 用商業用詞,我的Executive Summary: 就是「早睡+睡飽」四個字!這就能讓你精神飽滿、腦袋清楚 ,戰鬥力滿滿。 我已經優化好睡眠和恢復力這一塊了!這就是科學家的日常。

轉職的動機

網友捎信請教,在面試的時候怎麼說服面試官,你轉職的動機。 背景:有網友要從乙國[教授] 回到自己的國家[業界],在過程中被業界主管質疑轉職的動機。網友遇到的狀況很無奈,已經真誠答覆,但對方執意一定有蹊蹺。 大部分公司在審核候選人的時候,在決定發聘書之前,都會做身家背景調查。例如:會請你提供過去十年內的就職資料和學歷背景。約聘的第三方公司會去與你前公司和學校確認你的經歷是否屬實,也會同時調查你是否有過犯罪紀錄。若你不想讓目前任職的公司知道你在找工作,可以提供在職證明,如此一來可以避免轉職過程的風波。 先了解動機,再來找對策。我給網友的建議是,他可以找同公司的朋友幫忙,也可以找學校系主任寫信。但除了這些,因為接下來還有幾場面試,所以我整理了兩個主要方針: 一、提供一致性的說詞。 整輪的面試 (Full-cycle interview) 都會有5 – 8個面試官,每個人專注的重點不同,分別有:技術性(Technical)、合作能力(Cross-Functional Collaboration)和行為面試(Behavioral interview) 。不管是哪一類的面試,面試官最常問的,就是想了解你為何要換工作?為何選擇他們的公司?  因此會確認你的故事和動機是否一致。有些人可能從早上一路面試到下午,自己說著說著就提起了一些不開心的往事,讓人有了錯覺以為是工作不開心,結果跟原本早上說的版本不一,這會讓面試官們起疑,你是否不滿上司或是和同事有衝突。因此,切記,你的說詞要誠懇,但也需要一致性,減少沒有必要的疑問。 二、提供一個大部分人能體會的理由,達到「心有戚戚焉」的境界。 我自己覺得換工作的理由,不外乎是家庭因素和個人成長因素。 家庭因素 :[從學界到業界的轉職] 家庭因素是最簡單的,也是最合乎預期的。因為成家的考慮、配合另一方的工作、年邁的雙親需要照顧、給家人更多的經濟支持,或是給孩子更多的資源學習。若你已經有另一半,建議說明這是你們一起討論後的結果,認為換工作是為了家庭的共同目標。 個人成長:[從A公司到B公司的換工作] 譬如: 你已經做到某一個階段 (職位),你感受到組織結構或是組織運作方式,讓你能成長的空間不多。亦或是在一個工作性質相似的地方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想要尋求一些不同的經驗。 千萬記得,盡量不要在低潮的時候換工作,建議是在高點的時候,因為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機會。這道理很簡單,你在一個崗位上都還沒建立起自己的價值就離開,那麼給人的印象容易會留在:“這人工作能力不高、不是一個團隊夥伴” 之類的負面印象。反之,當你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價值,你擁有更多的籌碼,一可跟公司提你的願景,二可以到外面試試,了解一下自己在市場的價值。之後再來權衡哪一個環境和資源,更接近你的職涯發展和人生願景。 我從Apple 到Facebook 的過程就是如此,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獨特性,也清楚我想要的視野。雖然我還在適應新工作的蜜月期,目前為止,我很喜歡Facebook很人性的文化,被包容和尊重,和透明化的資訊傳達。 鼓勵大家偶爾可以去就業市場試試,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。回來後若發現外面的機會不甚理想,那就在原工作上好好地幹;如果不如預期,那麼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;若發現外面的機會更好,那你可以好好地籌劃下一步。 我在Facebook 有開了一個粉絲頁「教授轉職矽谷工程師」,若有一些職涯或個人發展的問題,可以message我。

職場的競爭力

有幸我在防疫期間都能在家工作,多了一些彈性時間去閱讀。大致上我儘可能閱讀諸多類型的書,但我偏愛閱讀傳記,因為人生經驗是無價的。當我困惑找不到人生的解答時,這些書本可以讓我去教育自己。我也喜歡讀可以讓我更『精益求精』的書,嘗試新的想法、體驗新鮮的元素,來驗證我自己持有的價值觀。 最近閒讀看了兩本書:”Deep Work” and ”So Good They Can’t Ignore You” by Cal Newport. 第一本書闡述的是關於 “深度工作” (Deep Work)和“浮淺工作”(Shallow Work) 中的差異。 前者的定義是: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專注進行職業的活動,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。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、提升技能,而且難以複製。 後者的定義是: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工作,往往在具有干擾的情況下開展。這類型的工作,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的新價值,也容易複製。 第二本書著重的是「要優秀到不能被忽視」,這句話的始祖是Steve Martin在Charlie Rose的節目談話中提到的“So Good that they cannot ignore you”。  書的作者訪問了一個吉他手Jordan Tice,他談起他的日常練習,花費數小時去提升他的撥弦技巧。原因是「他認為這種技巧可以給他的曲子添加一些重要的元素」。我就是因為這句「添加一些重要的元素」而寫這篇文章。因為我在工作的時候,也是屬於會常常問自己,我能為這個計畫多做什麼?我能為這個團隊增加點什麼?原來這是所謂的「工匠思維」。 工匠思維:「關注自己能給世界帶來什麼?」 這本書琢磨很多工匠思維(the craftsman mindset)和激情思維(the passion mindset)的差異和利弊。激情思維:「關注世界能給自己帶來什麼?」而作者的目的是期待讀者別著重在世界該帶給你什麼,反而要提醒自己要怎麼能為這世界貢獻?還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叫做職業資本。 職業資本:成就大事的特質稀缺而寶貴,這可視為一種職場的資本。意味著,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貢獻和成就,其實轉到另一個行業從頭開始的成本是很高的。因此,我一直都提醒著,在做職涯轉換時,必須認清這樣的成本。 我看到這些想法,深深地感到同意(就針對這幾個我覆述的觀點)。自從我進了業界之後,其實我們的工作步調是以一周為週期,週而復始這樣的運作。工作性質是屬於“問題為主”的型態(issue-oriented),意思是一當有了問題,團隊會在短時間拉進很多人力和資源去解決問題。因此我們很少有機會去做所謂的深度工作。但因為學者型慣性,我熱愛掌握知識和技能,所以每年都會利用我們一年有兩個星期的假期,一個是感恩節假期、一個是聖誕新年假期,評估自己在下一年度的重心和所需的技術,做一兩次的深度工作。我會看一些教科書(半導體物理、元件模型、數值模擬)或是上Udemy的網課把Matlab的語法和資料結構更熟練。我會很快地找到我要的資訊,然後逐一放進我的工作中去實現。當然,一年兩次的深度學習是不夠的,所以我也偶爾會利用週末做深度工作,但我只做那種需要很專心的任務,我喜歡週末先把一些事情和思緒給架構好,以便我在週間可以在會議之間能夠完成一些事情。在這裡我承認我不堅持「週末不工作」,因為我知道,一段不被會議或是突然其來的問題打擾的時間很難有,我喜歡從容做事、擁有自己的步調。最近我們也有了所謂的”no-meeting day”,一個月有一天都不安排任何會議,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有一個優質的時間去做深度工作。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,因為去年的疫情,我在家工作反而被打擾的時間變少,能夠好好思考問題的時間變多,自己回想在這段時間內的表現,反而更有創造力和深度。也是因為疫情的因緣際會,去年底我和同事完成了具有發表論文程度的成果(但很可惜,我們不能發表論文),僅是在組內被認可為 Best presenataion and work。 這段時間我也投資自己學管理,其中有一門課講的是,POWER of Leasership 分七種: Legitimate power (法定權力)Information power(資訊權力)Expert power(專家權力)Reward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職場的競爭力”

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8/8)

第八篇:築夢的順序 終於到最後一篇,這篇和上一篇發表的距離夠長,讓我有多一些時間好好緬懷過去。儘管過去有著不順遂、不如意和不完美,但我謝謝這些痛苦和爭扎,因為它們是讓我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,也是讓我能體驗人生。 老天爺總是給我很多挑戰,難度就剛剛好在我快不能承受的邊際上。 認識自己: 從教職到矽谷工程師的過程,讓我清楚什麼是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。在一個大公司裡面,自己內在的成長速度,遠遠比我一個助理教授扛起10人實驗室來得快。原因是過去一直在學術層面的我,太相信硬實力,忽略了軟實力的力量。因此在大公司裡面,跟同事們的互動、團隊間的合作、上級和下屬間的信任,讓我明白每一個螺絲釘的角色,自己的角色,因此我能享受工作以及得到相對應的報酬,我這部份的需求是有被滿足的。 我們常用兩把刷子比喻一個人很有本事,那麼我認為有一把是專業(硬實力),那麼另一把即是所謂的軟實力(思維、溝通、表達、情商、性格品質)。學術界強調硬實力、業界強調軟實力。但我相信可以讓你四通八達的,是需要這兩種實力的相輔相成。過分強調軟實力,卻不對硬實力下功夫,因此嘴上功夫厲害,卻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。反之,擁有很好的實力卻不懂得合作、推銷、變通,這容易讓人陷入懷才不遇、甚至怨天尤人的處境。 自我檢討來說,專業實力我能駕馭,但我的軟實力是需要努力。回頭來看,我會期許自己能早一點理解軟、硬實力的平衡發展,補其不足,或許我現在會能更游刃有餘。 心態上的調整: 我們的環境太強調,強者的出身,你經常可以聽到,誰幾歲就拿到博士、誰是最年輕的助理教授,或是從小到大的學霸。我們被灌輸如果沒有在最短時間完成學業,在預期的時間內達到目標,我們就覺得似乎不如別人,不被認同。但這概念只有讓你覺得,路,只有往前,沒有往後走的可能。因此新聞上一些自縊的少年,那些覺得自己錯失了一個重大的里程碑,好像就不再足夠有資格配上什麼頭銜。 只往前走、走直線、甚至衝第一,是我們的文化,但是我想說的是,如果你能接受以下的一些想法,你就不那麼地難受了。 有時候短暫的後退,其實是為了走地更遠、爬地更高。我在2018年去參加SWE的時候,有參加敝公司舉辦的活動,是一個Apple-only的座談會讓女性工程師提出問題,由四位女性副總來回答。其中有一位叫做Kate Bergeron,她是讓我覺得超級powerful的女性。我雖然並不知道她的為人,但她舉手投足間的自信和講話應對的方式,讓我印象深刻。在2019年,她在一個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訪談上說過一段話,我認為很值得分享,下面的連結有她給MIT學生的六大職涯建議。 “When you reflect on making a change like that, a lot of career choices are like a game of Chutes and Ladders. You don’t always get to just walk up the ladder. Sometimes you have to move horizontally or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8/8)”

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7/8)

第七篇: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? 這是我以工程師的角度出發,並非以管理者的角度,但我自己曾經有管理高達10人的實驗室。 在蘋果的工程師有分兩種,一種是負責Product(產品),一種是負責 R&D(研發)。我的第一年是擔任product的工程師,這是一個打基礎的訓練過程,可以從頭到尾明白一個產品是如何產生的。之後就一直在R&D的團隊裡面,也是讓我能有所發揮的。以下我會用通用的方式解釋工作性質,但不透露我們的工作內容。 不同的職位,所需的能力不同和感受到的壓力也不同。 產品工程師需要直接對應廠商,工作主要是確定廠商能夠在每個階段都能deliver合乎性能的產品。一旦有問題必須能要快速地 de-risk,提出另一個可行的方案。產品工程師壓力的來源,基本上來自「時間」。工作性質比較像是「偵探」,需要很小心地追蹤廠商所做的、所說的每一項聲明是否正確,前後呼應。產品工程師的強項,會是「詢問」問題,因此怎麼問出好問題,讓廠商可以露出馬腳,或是能說之以理,讓廠商願意配合做一些實驗性質的驗證。當然還有的就是對應的基本功,像是電路設計或是製程工程師該必備的一些專業能力。 研發工程師主要是做prototype。同行的都知道一個產業的難度在哪裡,每一種產品若要有「新功能」,會跟背後的電路設計、元件物理特性和製程能力息息相關。因此要能達成這些應用,就需要去開發驗證,因此研發工程師的壓力是來是「結果」,工作性質比較像是「應用科學家」去評估一個技術的成熟度。研發工程師的強項,是「說故事」,怎麼把一些原理、分析結果能合理地說出一套自圓其說的故事。但有別於學術界裡面實事求是的驗證,業界的嚴謹度是沒有學界高,也沒有peer-review的過程,因此一切都是以「結果論」。只要成果是正向,就有很多說故事的空間可以揮灑。 如我上一篇所說的,業界需要的人才是: 具有溝通、合作、推理、解決事情和學習的能力。 溝通:清楚 若想要有效溝通,我習慣把問題的objective and statement 說清楚,若需要對方協助,那我會提供為何需要做這件事情的合理理由和deadline。我會更進一步解釋可能的原理和機制,讓彼此對這問題感興趣,也可以激發對方思考,讓對方提供想法和有所貢獻。 最不理想的人:表達不清楚,和以為對方什麼都知道,然後下命令而只要對方做事交差的。 合作:細心、負責 和尊重 Bring everyone on the same page.  跟我合作,我會讓大家都知道前情提要或是背景故事,我會先思考好問題,盡可能理解每一個人的R&R (role and responsibility) ,所以每個人都做好該做的事情。 通常我會給出自己的意見,也尊重每個人的想法,希望能達到雙贏的局面。 會議結束之前,會確定每一個人該負責的部分。如果我的合作夥伴提供我資料做模擬、分析,那我會將結果分享給對方,讓他知道每一個數據結果都被消化、理解,沒有浪費或是濫用。 推理:邏輯和原因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,這決定一個問題是愈搞愈大,還是愈來愈清楚,都是看主導人(DRI: direct report individual) 的指引方向是否正確。 這是最需要用心的地方,當你的專業愈好,愈能夠引領其他人往對的方向走。我的邏輯能力有因為工作上的需求,又更進一步,這些都是從幾位優秀的工程師身上學習、觀察組織互動、對上級報告的練習而來的。 解決事情的能力:善用資源和優化條件 在業界解決事情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,你可以選擇自己解決、或是找同事一起幫忙、甚至可以成立一個taskforce。公司的好處就是在於,你可以有很多方式處理事情,因此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比重,在不同的問題上有所貢獻。這跟學界的方式有所不同,學生都會偏向什麼東西都自己做,而不知道怎麼合作出有 1+1>2 的結果。學生時期,我們總是在意誰要當第一個作者,殊不知所有的作者都能有立場去推廣論文結果,這是我在IBM的時候學習到的合作態度。 學習:有動機。 基本要求:你有學習的能力,可以跟得上組織裡面的需求。但要追求進一步的優秀,這一塊真的需要整個大環境的配合加上你自身的動機。如果工作已經消耗掉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,那你還不在對的時間談優秀,我的步驟是以下,先要能「熟能生巧」,能在工作上很有效率就可以省下時間,用這些時間去思考更深入的問題。再配合上一篇的自學的能力,把新知識、技能帶團隊裡,你自然會愈做愈好! 優秀很簡單,那你就是要比其他人更「到位」。 要能聽出弦外之音要能判斷哪些是職務內的,哪些不是(R&R: role and responsibility)要能提升效率要能見林又見樹 聽出弦外之音:我當教授的期間寫了無數的推薦信,也當過招生委員。因為推薦信不適合寫負面的事情,因此怎麼嗅出一個學生的問題,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就是一種藝術。在業界,很多不同團隊的角力,上級的有意無意的評論,都是有著一定的意義,有時候能聽懂弦外之音就很重要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,寧可去搞清楚一二,保護自己。如果都搞清楚了而選擇離開,那是懂了。但沒搞清楚前就選擇逃避,那麼一樣的坑只會在不同的地方再栽個幾遍。我很喜歡Netflix 裡面的影集 the designated survivor,只要動機是出自真心好意,就會有欣賞你的人支持你,事情都會找到出口。 清楚理解 R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7/8)”

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6/8)

第六篇:如何找到業界的工作? 終於到了要談轉職。首先,我想先跟各位讀者說明清楚,換跑道是你的決定,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 在進入教職時,我是抱著雄心大志進去了;在轉換跑道時,我對於業界的願景是模糊的。但回頭看,這些都是我自己的選擇,而我深信不疑的是:「當我們具備一些優質的心理素質,那麼不管在哪一條道路上,經驗的累積會讓我們走出自己獨特的一條路」。 Steve Jobs在2005年史丹福大學的畢業演說曾說過: Again, you can’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.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.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— your gut, destiny, life, karma, whatever.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, and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6/8)”

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5/8)

我花了一些時間反省,哪一部分我可以做得更好,的確有一些地方可以進步,然後我會分兩類做分析。一類是操之在己,另一類不是我們能控制的,所以你要有做判斷的決心。最後,我會提到在成就學生和學校的同時,有時是跟我的理念衝突的。 操之在己 意思就是你的能力是否準備就緒 (readiness) 和衡量經驗的充實性 (substantial experience),當教授所需要的能力很多,因為你會一直是你的實驗室的中心,多一點的準備是值得的。 溝通和寫作的能力: 教授有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讀、寫眾多的報告,加上教書,所以再當上教授之前,英文的聽、說、讀、寫能力本就該就在一個很好的基礎上。但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是,你是否喜歡這樣類型的工作。因為從研究生生涯習慣待在實驗室,轉換到教授職責主要是負責許多的文書報告,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。因此你一定要問問自己,是不是喜歡這樣的工作性質。一個可判別的前兆就是,當你在寫你的博士論文的時候,是很痛苦的、不知道怎麼下手,甚至是逃避的? 還是你是很熱愛搜集資料、編輯故事、把事情原委用邏輯方式表達清楚的人?其實寫博士論文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計畫書,若你可以克服推延、逃避的問題,讓自己可以每週都有進度,那你已經是準備好了,如果沒有,那就記得要在你當博士後研究員的時候準備好。 記得寫研究報告,不能只在有靈感的時候寫,而是要能每天督促自己規律地寫。 http://www.phdcomics.com/comics/archive/phd021111s.gif 歷練和經驗: 我在博士生的時候,我的指導老師從不讓我們憂心任何經費問題,加上那幾年布希政府相對重視學術研究,所以經費較為寬裕。之後我因為到了業界IBM Watson做博士後研究員,我有幸擁有著大家羨慕的研究資源,因此我不清楚原來經費問題在學界是這麼短缺,我可以形容自己是不知人間疾苦。根據我之後的觀察,比較順利的助理教授,是因為他們在博士後研究員階段在學校跟著一些大佬做事,甚至有兩段2-3年(共4-6年)的經歷,因此我覺得在學校當博士後研究員會是一個準備你當教授的階段,大佬教授會讓你參與很多審稿、寫計畫書的機會,這會讓你更清楚經費取得的遊戲規則。 人生的際遇真不能用一個時間點來決定的,當初我的幸運到了IBM Watson做研究,卻可能讓我在教職上需要更多時間適應這經費和學校系統。當然這一步,也造就了我有勇氣做之後的改變,讓我現在擁有更喜歡的生活。 我想,這就是人生,有時「物極而必反」,有時「塞翁失馬、焉知非福」。因此,你需要的不是精心計算你的人生,而是要先做好功課、用智慧和勇氣做自己的決定、了解每個決定下的機會成本、設一個合理的停損點,然後就是盡心盡力去做。如果不幸,在盡心竭力下結果卻跌出了你的停損點,那你也不後悔了,畢竟你all-in過了,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了。 選擇研究類型: 我做的是基礎科學,基本上是因為我喜歡基礎科學。但為了讓我的研究團隊更有韌性,我覺得較好的方式是,去應徵偏應用科系體制下的教授,或是你的研究能做和業界有相關的領域。 基礎科學:應用科學 = 1:1 的比例。 這對學生也好,讓他們在學術和業界的題目間都有涉及。當然哪一方向做得好之後,那一方漸漸地就會茁壯。 還有就是找可以互相搭配的合作教授,當初我有一個做光學的資深同事、有一個做理論的遠端同事、有兩個固態物理應用實驗的資深同事,因為跟他們的合作也讓我的論文數目升上許多。不過主要還是需要在你自己自訂的領域發光,所以最正確的方式,是在你當博士後研究員的時候,就開始涉獵NSF一些國家經費單位的方向。因為你的研究方向,也要能和國家推行的研究方向一致。並不是勸你去做不喜歡的,而是這是一種戰略,唯有你站穩了,在你的領域有了信譽後,你接下來能做自己喜歡的機會就更高了,但沒有所謂的自由。 http://www.phdcomics.com/comics/archive/phd072011s.gif 我在今年初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很好的影片,是台大劉如熹教授講如何從科研到科技。我很喜歡他說的一句話:「一個成功的科學家,是發展可實現的想法,並貢獻成果給人類」。我依舊是一個科學家,儘管不在學術界,我努力不懈地用不同的方式,發展可實現的想法,並貢獻給人類。 我欽佩影片裡面劉教授對於研究的戰略手法,雖然並不是每個領域都能這麼接近科技,但他的分析方式和施力點選得很好,可以作為一個好的榜樣。 訂製研究的題目: 記得我在前篇說過的,千萬要避免眼高手低,也需要明白怎麼佈局。我建議是有70%跟你過去的研究相關,30%加入新的想法。因為在研究門檻高的領域,能培養學生上手是一兩年的時間了。因此前幾篇的論文研究,要能是實驗負重相對輕鬆,但題目上偏重巧思的方式。 要有做判斷的決心 既然事情不是能完全操之在己,但就要有風險評估和解危機的能力(risk assessment and de-risk),看到不對勁的情形,要能夠當機立斷,絕不心軟。 學生的心態和素質 過去,我都會先問想要拿PhD學位的學生說,你知道 PhD 的意思嗎? A Doctor of Philosophy, a doctorate in any discipline except medicine, or sometimes theology. 很有趣的是,不管你是在哪一個領域的博士(除了醫學和神學之外),你的畢業證書上都寫著一模一樣的字。ContinueContinue reading “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(5/8)”